从1978年开始,房地产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,不仅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,同时也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。
房地产的运营简单地看其实也就是地方政府卖地、开发商买地建房、购房者买房。这是三大最基本的主体,但是也包含着各种资本运作。
其中,人们作为熟知的就是炒房。有人一度这样形容过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过程:开发商把房子先是卖给炒房客、一个炒房客再卖给另一个炒房客,房子在炒房客手里流转几次,最终才会流到刚需手里。
这确实也是房地产市场的一种常规现象,房产投资行为愈发泛滥,越来越多的人买房并不是为了自住,而是为了投资。就这样,中国的房子逐渐变成了金融投资机器,也掺杂了大量的利益关系。
对此,有著名节目主持人曾表述过其中关系。他表示:“房价上涨后不仅是开发商赚到了钱,同样前期买房的人也跟着得利益了,而这个利益就能够掩盖很多矛盾,首要一点就是掩盖掉个人拿钱给开发商做成本,但只有购房者损失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,而最终通过房价的上涨都可以把这些损失给弥补回来。”
这也确实是事实,开发商拿地建房需要成本,而这部分成本很多是炒房客通过贷款贡献出来的。也就是说,开发商获取运营成本的贷款,有很大一部分是炒房客帮忙贷的。
当然,他们是互惠互利的,在开发商建好了房子之后,随着房价的不断抬升,炒房客早期买的房子都增值了,在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的情况下,炒房客也赚翻了。
那么他们赚的是谁的钱呢?毋庸置疑,是刚需的,在高房价面前,刚需买房不仅花光了几代人的积蓄,还搭上未来二三十几年的贷款。而这些钱,最终都落到了开发商和炒房客的腰包里。
不得不说,这位主持人对房地产发展背后的利益关系确实分析得十分到位,但是只说对了一半,因为在利益关系中最大的炒房团被很多人忽视了,那就是上市公司。
和普通的个人炒房客相比,上市公司在房产投资方面要更有“实力”,而且这些年他们炒房的力度也很大。
根据Wind和全景财经的数据显示,截至到2019年9月底,我国共有1800多家a股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,这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48%,算下来投资的房产有133万套。
显然,上市公司做房产投资的规模是很大的,而且他们有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,这些年借此赚的钱不比开发商少,所以上市公司炒房的背后应该会隐藏着更多利益关系。
QQ:17193806
手机:13901115842
电话:(010)63763456
邮箱:admin@faazf.cn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管庄路